给大家讲解下生物质能颗粒受潮后能否继续使用?生物质颗粒燃料当受潮后,感觉就是分量变大了。由于本应枯燥的生物燃料颗粒由于在空气中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导致了成分的增加。二是受潮后生物质颗粒燃料会变得松弛,缺乏粘性。分散的生物质颗粒燃料不只是简单地形成大量的粉末,浪费燃料,还影响上料。三是影响燃烧。生物质颗粒燃料受潮后,在锅炉中更容易结焦,发热降低。与此同时,废气排放也越来越多,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加剧了环境污染。

 影响锅炉结焦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主要有:(l)燃料本身灰份。影响灰份熔点的主要因素是灰份的化学组成及其周围的高温环境介质,两者相互影响,一旦锅炉燃烧调整做不到位,就会出现不完全燃烧产物,使周围的介质呈弱还原性,降低灰熔融性而导致炉内结焦。(2)炉内受热面表面的温度水平。在灰熔点一定的情况下,炉内温度水平及其分布就成为是否发生结焦的重要因素。经验表明:锅炉的结焦多在烟道及过热器表面,液态或软灰颗粒燃料受惯性作用而向受热面运动过程中,由于灰颗粒运动速度快,受到的冷却效果差,熔融的灰颗粒很容易粘附,使渣层迅速积聚长大。温度对炉内结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温度增高,结焦程度将按指数规律增长。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使用可以说是现在使用较多的一种燃料,环保节能,成本低,还是具有一定的优势的,在生产中为了体现它的更好的性能,水分对它的影响还是较大的。生物质颗粒燃料在加工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时候对水分控制是比较严格的,水分的含量非常重要,水分过高会影响它的粘合力,水分过低会因为太散而影响成型,可见过多过少都对它的成型有影响,使用效果也将会受到影响,具体的水分应该控制在多少呢?生物质颗粒燃料加工的材料配比都是有明确要求的,只有比例恰当才能加工吃合格的产品,其中水分为25%时,硬度很高,如果水分含量逐渐增大,它的硬度也在减少,如果想要后期的燃烧性能就能通过控制含水率的多少来确定。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水分问题,也更有利于成型。

燃料的原料来源比较广泛,它可以由: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的边角料、家具厂边角料、畜禽粪便、城市垃圾等等加工生成,生物质颗粒燃料不同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传统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是用一点少一点,总会枯竭。而生物质颗粒燃料是可循环利用的能源,只要地球上有空气,水,土壤,太阳,我们就有充足的植物原料来利用。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直径一般为8~10毫米,长度为其直径的4~5倍,破碎率小于1.5%~2.0%,干基含水量小于10%~15%,灰分含量小于1.5%,硫含量和氮含量均小于0.07%,炭含量小于0.5%。生物质颗粒燃料环保排放达到燃气锅炉的排放标准。

点击查看锅炉颗粒燃料的【产品相册库】以及我们的【产品视频库】